8月5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吴中正式开幕。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专业水平最高的机器人竞赛之一,自1999年开赛以来已成功举办26届,现已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本届大赛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承办,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协办,并得到了宁波银行和苏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安实,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程光,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席朴松昊,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万利,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峻,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余式汪,苏州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范燕萍,吴中区委常委、副区长张伟,哈工大苏州研究院院长郭君巍出席活动。
安实在致辞中表示,哈工大始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深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与科研特色。学校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持续探索“工学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教育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希望参赛选手珍视好奇心、勇于技术攻关、厚植报国情怀,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程光表示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已发展成为融合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他指出,本届大赛在传承中不断突破,设项更趋多元,紧扣产业需求与技术趋势,力求打造高水平技术交流平台。他鼓励参赛选手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收获成长,在创新中绽放青春光彩。
朴松昊表示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6届,持续在项目设置、规则制定、裁判培训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成为覆盖全国、影响广泛的标杆性赛事。他对各主协办单位对赛事的全力支持表示感谢,并鼓励高校学子立足国家需求、勇攀科技高峰,在竞赛中激发创新潜力、锤炼实践本领,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大赛组委会联合吴中区设立的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吴中培训基地正式揭牌,整合“赛训-研发-孵化”全链条功能,加快培育创新拔尖人才,助力吴中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第一区”。
出席领导共同启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
现场同步举行了百度第四代Apollo自动驾驶汽车捐赠仪式。
开赛前,裁判员代表、参赛选手代表分别庄严宣誓,承诺恪守规则、公平竞赛,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风貌迎接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选手将在多赛道上展示智慧成果与技术实力,共同书写属于新一代科技青年的高光时刻。
文案:宁航,图片:张嘉鋆、孙铭锌,责任编辑:孙铭锌,审核:孙薇 范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