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测“哨兵”守护澄湖碧水 哈工大环境学科高水平科研团队参与打造吴中水环境智慧监测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10-12浏览次数:10

  澄湖之畔,科技治水正展新篇。10月11日,由吴中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区执法局、区监测站、区污防和太湖保护办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吴中区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现场会在澄湖流域举行。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科高水平团队自主研发的水环境智慧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示范项目成为关注焦点。

  现场会上,项目主要负责人李俐频副教授系统介绍了水环境智慧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示范项目建设进展和实际运行成效。与会领导重点考察了该系统在水环境、水生态、水生境和水资源四个维度的综合监测与分析能力,对系统在智能感知、水质预测与污染溯源等方面的创新应用给予充分肯定。


项目主要负责人李俐频讲解示范情况

  区生态环境局向研究院引入环境学科高水平团队、赋能区域水文治理表示感谢,对项目提出了在重点入湖河道增设监测站点、完善“四水统筹”监测网络、深化预测模型的本地化应用与验证等规划建设方向,希望进一步与科研团队协同探索可持续的工程化、产业化推进路径,为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长期技术支撑。



  深厚科研底蕴,筑牢智慧治水“硬支撑”

  水环境智慧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的研发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聚焦水系统模拟、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循环、水智慧管控等核心方向,系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持续攻克重大科技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平台,团队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的水生态环境管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先后主持国家水专项、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典型流域实现工程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央网信办2023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形成了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可复制推广的水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


  智慧装备上线,打造水文“监测—预测—治理”一体化体系

  装备集成多源传感设备与专业模型于一体,可同步监测“气象-水文-水质-鸟类-植被-藻类”等六维核心要素,具有水质精准预测、污染溯源解析、A1智慧识鸟等20余项专业分析功能,适用于流域、城市水系统、灌区渠道的生态环境监测、污染溯源与预报预警等场景。能够实现对“气象—水文—水质—生态”等多维要素的同步采集与智能研判。



  以科技创新引领水治理现代化

  水环境智慧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亮眼表现,是校地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工程化与示范化的重要实践成果。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化环境监测与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完善区域流域的智慧监测体系,构建覆盖更广、运行更稳、决策更准的数字化水环境管理模式。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科研力量为支撑,持续探索区域生态治理的“哈工大方案”,为吴中区、苏州市及更大范围的流域生态保护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字、责任编辑:孙铭锌,审核:孙薇 范文青

扫一扫分享本页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ICP备05006863号